“感謝政府的幫助,緩解了我們的經濟壓力。”近日,源匯區大劉鎮西劉村村民劉新國說起民政部門的救助幫扶,激動不已。
劉新國身患癌癥,為治療不僅掏空了家底,還欠了外債。在特殊困難群體暖心幫扶走訪中了解到劉新國的情況后,區民政局、區慈善總會分別為其提供臨時救助金3780元、慈善醫療救助金2000元。
今年以來,源匯區創新社會救助模式和方法,打造數據共享、項目共建、群眾共幫的“政府救助+慈善幫扶”社會救助模式,促進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著力構建城鄉統籌、資源融合、分類施策的綜合救助體系。
建立長效關愛服務機制。推進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相銜接,建立協同合作、資源統籌、相互補充、各有側重的工作機制。出臺《關于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有效銜接長效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健全與慈善組織會商研判、應急處置、信息報送等工作制度,定期分析銜接工作形勢、研究存在問題、完善政策措施。明確慈善組織參與政府救助的條件、程序,暢通社會力量參與政府救助渠道。同時,成立困難群眾“政府救助+慈善幫扶”工作領導小組,依托社會救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政府救助+慈善幫扶”工作納入年度高質量(績效)考核范圍,壓實鄉(鎮、街道)、區直部門工作責任,推動“政府救助+慈善幫扶”由資金兜底救助向綜合、專業、規范的“資金+物質+服務”疊加救助模式轉變。
提升救助精準度。根據區婦聯提供的“兩癌”救助人員信息,區民政部門逐人逐戶進行核查,全面掌握全區困難群眾的基本情況,并把排查出符合救助政策的16名困難群眾納入救助范圍。同時,與區鄉村振興、醫保、人社、教育等部門共享互通數據信息資源,定期對支出較多的家庭開展入戶調查并及時協商救助幫扶措施。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和相關單位加強對轄區困難群眾的排查,了解其收入支出、就醫就學、日常生活、突發事件等情況。定期組織開展全面排查,實施常態化監測,利用大數據對低收入群體進行甄別、比對和監測,對照低收入認定條件及時發出預警,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相應救助保障范圍。
分層級多渠道救助。針對困難群眾救助服務需求,出臺相應的救助幫扶措施,根據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困難原因和困難程度,劃分為最困難家庭、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三個層次,對政府救助暫時無法覆蓋或實施政府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難的家庭及個人給予慈善救助和幫扶,實現慈善力量有益補充,多渠道、多形式滿足困難群眾日趨多元的救助需求。
目前,該區已對376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開展慈善幫扶或納入政府救助,通過救助幫扶項目對160個家庭累計實施110萬元的“資金+物質+服務”救助幫扶。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